读完第13讲《大单元教学框架下的新课时》,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心中出现了这样一个对比,不知道是不是合适:
传统教学视域下的课时教学将一节课作为一个闭环,追求一节课的完整性,就像一颗颗独立的珍珠。等整个单元或整本书教学完成时,一颗颗珍珠就可以堆放在一个容器里。而大单元教学也需要一个个课时来承载完成,但与之不同的是,大单元教学设计时就是一个系统,一个整体,就像一个珠串,而每一个课时需要完成的是珠串的一部分,整个单元教学完成时,那个珠串将变得更紧凑,更结实。
在文本中,王老师对大单元教学和传统教学是从“新”课时和“新”知识两个维度来剖析的。
1.理解“新”课时
对于传统教学的弊端,王老师是这样解说的:
首先,传统课时教学,或者传统单元教学,都是将一节课作为一个闭环,追求一节课的完整性。因此,教师对各个教学环节把控的比较严格,什么时间提问、给多少时间讨论,都有严格的限制。这种做法制约了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不利于学生深度学习的开展。
其次,传统课时教学,一般聚焦具体知识而展开,将知识作为教学的起点,也作为教学的终点;没有将真实问题的解决、知识的应用贯穿教学过程,没有将学生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重点。这与落实核心素养的大单元目标有明显距离。
另外,传统课时教学中,课时之间缺乏衔接,每节课所学内容结构化程度不高,相对零散、孤立的知识点也容易导致学生只见树木,难见森林,难以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而大单元教学框架下的课时教学,是瞄准大单元、服务大单元的,追求的是大单元的整体性,而不是每节课结构的完整性;重视的是与大单元的相关性,也就是这节课为实现大单元目标做了什么贡献,解决了什么问题,而不是特别在意每节课教学环节是否完整。
这样的教学出发点是落实核心素养。虽然教学内容也离不开知识,但是落实核心素养这个定位决定了教什么知识、学什么内容,也决定了怎么教、如何学。
同时,教学的落脚点也是落实核心素养。这样的教学虽然也是课时教学,但是立意更高,课堂上会直面生活中的真实情景、现实问题,会提供多种学习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核心大概念,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应用,最终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大单元目标。
如此看来,大单元教学框架下的课时教学与传统的课时教学确实有很大的不同,它拥有了新的内涵。
2.认识“新”知识
安德森等人将知识分为四类: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
反思传统课时教学,课堂上教授事实性知识的比例较高,对概念性知识不够突出,对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重视不够。这是因为,传统课时教学的着力点过多地放在知识点的掌握和习题演练上,对知识层次性与价值感的把握比较模糊。
就拿设置教学重难点来说吧。传统教学设计是某个知识点比较复杂,不好掌握,就会将其定为教学难点。如果某个知识点考试时经常考到,就会把它设计为教学重点。而在大单元教学框架下,知识的迁移应该是教学重点,教学如何有效的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时用什么方法,有哪些策略,需要什么品格?如何帮助学生获得这些能力与品格是教学难点。
王老师说,过去,事实性知识是主要教学内容,如今身处素养时代,需要对各类知识有新的认知:
元认知知识是对认知的认知,是在更高层次审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借助这类知识,学生可以不断反思、调整、优化,从困境中抽离出来,重新思考解决问题的视角。这是能够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更好做事的一类知识,自然要予以关注。
程序性知识涉及如何做事的程序或步骤,对学生设计实验步骤、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非常有帮助。而且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过程与学科实践联系密切,学生探究实践的过程,有利于核心素养的培育。
概念性知识,是经过概括和组织的结构化知识,其学习过程本身就包括知道是什么、怎样应用和持续理解的过程。特别是学科核心大概念更具本质性、迁移性等特质,常常是学生解决问题的重要突破口。因此,概念性知识是重要的学习内容。
事实性知识,通常是“是什么”和“为什么”的知识。对这些独立的知识点,学生指导即可,特别是在信息时代,不必为此花费过多时间和精力。它们更重要的价值是作为工具和素材,帮助学生建构概念,理解概念。
我的感觉是大单元视域下的教学,侧重的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就是在生活中发现了问题,要像专家一样去思考,去分析,去研究,最终把问题完美地解决掉。所以,在大单元教学框架下设计课时教学,要对课时目标、知识内容与教学重点都要有重新思考和定位了。
(来源:网络 作者:张会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