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资源 >> 教育时文 >> 正文
2024-39-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是教育家精神的大我情怀和境界格局

发布者: 责任编辑:教师教育02 发布时间:2024-09-30 09:23:13

 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在价值导向、道德意蕴等方面,引领着新时代教师文化建设。准确把握教育家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新时代教师文化建设的深邃义理,对推动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系列谈之五】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是教育家精神的大我情怀和境界格局

情怀就是怀情。怀情就是热爱。教育情怀就是对教育事业怀有着满腔真挚的热爱,有着无尽的牵挂和无限的思念,是发自内心的情感、态度滋养出来的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道德品质。有了对教育事业的深情厚谊,就有了深沉、持久、难以割舍的教育情怀,就有了自发自主、自觉自愿的自驱动力,自然也就凝聚形成了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乐教爱生、甘于奉献是教师教育情怀的真情流露,是教师对自身职业价值的理性认知,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力弘扬,构成并提升着教师文化建设的境界格局。现实中,好老师虽然各有千秋,“教育风格可以各显身手,但爱是永恒的主题。”在注重自我成长、强调全面发展、追求人生出彩的今天,教师唯有怀揣仁爱之心,才能在教育事业中化身成为爱的使者。

(一)仁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滋养和思想浸润的结果,是民族文化血脉基因的庚续传承。

仁爱思想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仁者爱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赋予了中国文化质朴、醇厚的情感内涵和人道、教化的德性意蕴,是修身养性、忠诚践诺的民族特质。“仁爱”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蕴含着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着高大丰厚的人生理想和对人格养成与修炼的恭敬重视。“仁爱”以实现个人和社会、自然和人类的和谐状态为最高价值追求,因而它更能让人们懂得关心和尊重他人,从而在促进社会平等、稳定与和谐的过程中践行着“仁而爱人”的道德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将对他人、对社会的关切和热爱,以慷慨、宽容、尊重和关怀等种种美德,凝练成君子的仁爱之心。比如孔子倡导“安百姓”,主张“泛爱众”,赞赏“博施济众”,尤其他提出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思想传承至今;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将仁爱由亲属、族人推及天下百姓进而再推及天下万物乃至草木鸟兽、瓦石山水。同时,这也是王阳明主张“天下无心外之物”“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的心学基础。所以,仁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标识和情感内涵,更是教师文化的内在特质和精神内核。

(二)仁爱不是抽象、空洞的说教,其实实在在的表现就是以爱传递爱、用爱培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应该是仁师,没有爱心的人不可能成为好老师”。说爱是教育的灵魂,就是说教师只有有了仁爱之心,才能够为教育事业注入强大、温暖的生命活力,才能够成长为令人敬仰、尊重的仁师。

教师成为仁师,必然对教育事业倾注无限热爱,情系教学、爱岗敬业,担负起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师成为仁师,必然乐于探究教育规律、研究教学方法,坚持因材施教、寓教于乐,展现教育魅力和时代风采;教师成为仁师,必然涵育高尚师德,教育和引导学生求真向善,做到春风化雨、言传身教,扛起以文化人、培根铸魂的神圣使命。有好老师才会有好的教育。仁爱之心的养成与修炼,推动着教师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反过来讲,如果没有仁爱之心,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也就失去了立足的基础和前进的动力。仁爱之心是“四有好老师”的源头活水。唯有勤修仁爱之心,才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

(三)仁爱之心代表着高远旷达的精神境界,诠释着教师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的崇高人生价值。

教育是有着明确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其所反映的社会需求和价值导向,主要通过教师的教育实践得以实现。教师思想政治状况具有很强的示范性。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让教师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教育事业的崇高和伟大,决定了教师必须要有高远的理想、高尚的道德,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成为既授业又传道的“大先生”。教师的道德情操、价值观念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关键力量。教师加强师德修养,提升教学水平,将一言一行内化为履职自觉,继承和发扬“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就是为人师表,就是教育家精神的情怀展示。

教师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都离不开教育情怀,离不开仁爱之心。爱是人世间最美好、最甜蜜的东西。仁爱为这份美好和甜蜜注入了传统文化的厚重与温暖。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崇高感情和广阔胸怀,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坚定执着和全身心投入。这种无私而炽热的真挚感情超越了世俗名利的道德境界,让教师和教师队伍无愧于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这一光荣称谓。所以,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崇高和伟大,就会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了然于胸,从而在培养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要求的人方面做到心中有责、自觉履责、主动担责,努力让自己成为一束光,照亮学生人生成长的道路。

(来源:长虹饮涧    2024年09月26日 作者:刘凤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