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研究 >> 高教动态 >> 正文
为了打赢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攻坚战 ——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一年来改革综述

发布者:万玉凤 责任编辑: 发布时间:2019-06-28 17:20:18

从昨天走来的教师,培养今天的学生,面对明天的世界——这是高等教育面临的最大的挑战。

如何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召开改革开放40年来首次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吹响了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集结号。

“不抓本科教育的高校不是合格的高校、不重视本科教育的校长不是合格的校长、不参与本科教育的教授不是合格的教授。”在这次大会上,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掷地有声地强调,以“本”为本,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放在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放在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前沿地位,开启了中国本科教育的新时代。

颁布“新时代高教40条”、联合推出“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中央文件确定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一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努力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教育部布局谋篇,各地各高校开拓创新,推动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洪流奔涌向前。

革新:以新理念直面新时代教与学的新挑战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引发世界格局的深刻调整,重塑国家竞争力在全球的位置,重构人们的生活、学习和思维方式,无论自然科学、工程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都在发生重大转型,高校如何才能不滞后于时代变革?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表示,从世界趋势来看,以“本”为本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共识和趋势,但我国本科教育还存在痛点、堵点,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等现象普遍存在,迫切需要对症下药、破解难题。

为凝聚改革共识,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众多高校在全校师生中深入开展本科教育发展大讨论。每一次人才培养的大讨论,都可以使整个学校“洗心革面、焕然一新”,给学校发展带来强大的推动力。

北京大学把2019年明确为“本科教育质量提升年”,把本科教育作为一切工作的根基,连续召开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科技创新大会,明确了五个关键问题。从“德才均备、体魄健全”的教育理念到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从突破现有学科格局,促进跨界融合到既要树立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明,又要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围绕明确的关键问题,北大积极探索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推动本科教育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将新兴交叉学科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同时以质量为导向,加强本科课程和教材建设。

“首先是要弄清楚到底一流本科教育的标准是什么,国内外一流大学对一流本科是怎么看待的。”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介绍,川大开展历时半年的本科教育改革发展大讨论,旨在形成以“本”为本的大学寻根固本的共识。

以“教室革命”为抓手,四川大学瞄准课堂教学改革这一突破口,实施小班化互动式教学、非标准答案考试、全过程学业考评、重奖一线教师、开展国际课程周……奋力推进一流本科教育的改革与实践,努力打造着“学生能转身遇到好老师,校园随处见讨论”的理想校园,通过课堂革命打造一流本科教育的“川大模式”。

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之后,南开大学立足学校育人传统,经过反复调研,最终形成40条行动计划。南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表示,“南开40条”最明确的指引,也是各项本科教育改革措施的“靶心”,归根到底,是要在理念思路上强调“三个转变”:即教育理念从“学科为本”向“学生为本”转变,教育内容从“传授知识”向“提升素质”转变,培养模式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教学相长”转变。

“创新设计本身来自于交叉学科,如果我们的教育能够结合当前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促进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艺术设计的交叉融合,那么,我们可以实现与全球创新同步,甚至产生全球性的设计领导力。”在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主任覃京燕看来,在人才培养上,探索交叉学科创新机制刻不容缓,学校正积极推进人工智能与创新设计等学科结构的构建调整,搭建国内外多种交叉学科资源平台,不断通过产业界的实践反哺本科教育。

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一场凝聚共识的人才培养变革行动,正在众多高校渐次展开。

建制:上下联动,推进“四个回归” 

淘汰“水课”打造“金课”、扭转“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2018年6月以来,“新时代高教40条”等多份指导性文件接踵而至,剑指当前本科教育质量问题,严把毕业出口关,加强过程考核,调整教师评价等“指挥棒”,对我国高等教育进行重新定位和全面提升。

“新时代高教40条”围绕大学生在本科阶段“学什么”和“怎么学”这两个关键环节,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改革措施。除了大力推进一流专业建设、“严格”学生管理之外,“如何让学习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成为此次本科教育改革明确的一大方向,提出了完善学分制、探索颁发荣誉学位和探索建立大学生诚信制度等多项涉及“怎么学”的改革举措。

“一部分学生天天打游戏、睡大觉、谈恋爱,一部分教师(不是极少数)‘认认真真培养自己、马马虎虎培养学生’,一部分学校对本科教育‘领导精力投入不足、教师精力投入不足、学生精力投入不足、资源配置不足’的所谓‘好日子’应该也必须一去不复返了。”吴岩表示,全面振兴本科教育已达成空前统一的战线。

一年来,31个省份全部召开专题会议;北京、上海、广东、陕西、辽宁、新疆、天津等省份正式印发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指导意见;部属高校、部省合建高校纷纷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设一流本科的指导意见或实施方案;各地各高校主要领导抓本科教育,资源投入向本科倾斜,大力整顿教学秩序,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上下联动、同频共振,唱响了全面振兴本科教育“同一首歌”。

在导向上,评价指标如何充分体现立德树人的成效,高校人财物方面的政策机制如何聚焦到人才培养上来?

教育部在体制机制上持续攻坚,强力疏通政策堵点。“新时代高教40条”对教师评价体系作出了不少具体的调整,包括加强教育教学业绩考核,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中施行本科教学工作考评“一票否决”制;加大对教学业绩突出教师的奖励力度,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绩效考核和津贴分配中把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作为同等重要的依据;对主要从事教学的工作人员,提高基础性绩效工资额度,保证合理的工资水平等。与此同时,还要求建立教师个人信用记录、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加强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全面开展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等,全方位、多渠道地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能力。

高校也在积极探索着各自的校本方案。清华大学率先打响“破五唯”第一枪。《清华大学关于完善学术评价制度的若干意见》明确,把教书育人的投入与成效纳入教师学术评价体系,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第一学术责任;克服学术评价中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等倾向。

中国农业大学出台《关于加强本科教学基层组织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决定在全校范围内构建学院本科教学中心、系、教学团队(教研室)三级教学组织体系,明确三级教学基层组织职责,并强化三级教学基层组织支持、激励和考核政策。

随着各地各高校推动教授上讲台、加大教学奖励力度、开展讲课比赛等一系列举措的落地,好老师上好课,蔚然成风。“卓越是所有老师对学生的期许,卓越教学也是所有老师立德树人事业的一生追求。是学生对真理的探求、对知识的探索和对美好的向往,激励着我们潜心治学、立德树人,不断努力前行。”四川大学首个“卓越教学奖”特等奖获得者、外国语学院教授石坚表示。

重构:“四新”全面引领高等教育未来

打赢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攻坚战,绝非一日之功。

“‘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不是单一的改革项目,是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的综合改革,它将在全国高校掀起一场质量革命。”4月29日,教育部启动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在吴岩看来,如果说“六卓越一拔尖”计划1.0更多具有“试验田”的性质,计划2.0则是新时代高校全面落实“两个根本”、实施综合改革的“大田耕作”,由单兵作战转向集体发力,这也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从跟跑转到部分领域并跑领跑。

“从去年6月到现在,中国的本科教育取得了非常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吴岩在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表示,在本世纪前3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有“三部曲”,即从“质量意识”走向“质量革命”然后达到“质量中国”,“我们要把这‘三部曲’作为建设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文化的实现路径。”

吴岩介绍,从2019年到2021年,将面向所有高校、所有专业,全面实施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建设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一流基地。通过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提高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新工科与新医科、新农科交织交融、交互发展,新文科为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注入新元素,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为新文科提出新命题、新方法。

实践中,已有不少高校出了硬招、实招。

天津大学以新工科架起“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从1.0到2.0的跨越之桥。首倡“新工科建设路线图”,携手61所高校提出“天大行动”,实施全体系、全类型、全层次新工科教育。推动“老”生“新”,精准把握“新的工科专业和工科的新要求”,改造升级传统工科专业;实施“产”联“学”,与企业合作成立新工科实验班,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体系建设,形成校企深度协同育人的新模式、新机制;推进“跨”中“融”,打破专业壁垒,改变以单一学科办专业的模式,建设跨学科融合、多学院建设、多平台共享的新型专业建设模式,构建新工科教育人才培养共同体。

中国农业大学以“新农科”建设为引领,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发展需求,提升现有涉农专业,对标农林三级认证标准强化专业内涵建设;改造涉农专业课程体系,强化科学素养、人文艺术等通识课程建设,加大数理化生等基础课程挑战度,增加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社会科学类课程的比重,大力发展农科慕课;主动应对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加强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前瞻布局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新兴专业,推进大部制改革,统筹专业设置和人才大类培养,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

中国人民大学围绕新文科人才的思想思维层面、学科专业基础层面、跨学科复合和个性化发展层面的要求,全面重构培养体系和培养机制。依托法学院、新闻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高礼研究院等分别设立开展新型培养项目,为新工科新文科建设进行先行探索,在此基础上,逐步改造传统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使之成为学校新工科新文科融合发展的排头兵和推动力。

上海中医药大学围绕中医人才“重继承、重实践、重人文、重创新”的特点,以“一流本科引领计划”为抓手,不断优化中医药人文教育内涵,努力培养学生多学科和国际化视野,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联动、全人教育与职业成长紧密结合、个性化教育与科创协同贯穿始终的成才理念,推出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经过40年改革开放的高速发展,如今,中国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一些领域“领跑”的转变。中国高等教育能否把握好战略机遇,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加快发展,形成领跑示范效应?高校正在以实际行动书写着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