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听说学我们专业会‘头秃’?”
“头秃?”
“就是男生头秃,女生发际线后移!”
“不会的,你看我就没有发际线后移,但头发白是正常的。”
这样一段有趣的对话,发生在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的新生教育会上,台下的学生笑成一片,精算系系主任郑苏晋也被这位大胆的新生的提问逗乐了。
学生担心学业压力大,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1993年,中财大率先引进英国精算课程体系;2013年,中财大在国内高校首批引入英国精算师课程(简称英精认证课)免试认证体系。这一在全球号称考试通过难、水平高的课程认证体系,让“上了大学就解放”等言论彻底没了市场。
不久前,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在出席高校活动时表示,为了让中国的高等教育追上世界上最强国家,必须让大学的“金专、金课、金师”随处可见,让“水专、水课、水师”无处安身。“要让学生毕业和课程难起来,不能是一进学校就进了安全箱。”
而中财大严到让学生怀疑“头秃”的英精认证课、考核管理,是我国国际认证体系下课程建设的一个典型。
给课程找一个独立的第三方
“老师,数学分析怎么这么难?”“熬一熬,我当年也是这么学过来的,学到后来就简单了。”
“老师,我的金融数学(CT1)差2分没过。”最后,学生索性在校外参加英精的统一标准考试,居然以90分的高分通过。
学生也许不太清楚,精算专业的数学课是按照数学系的标准开设的。全英文的认证课程考试,考题绝不重复,只修改个别数字是不可能的。英精协会有专门的独立精算师负责审阅试卷,一旦被发现此题与“x年第x题重复或类似”,不仅脸上无光,而且还需要重新出题。考题在某种程度上比英国本土的精算师考试还难。
考试也并不是60分万岁,而是审阅试卷后根据试题难度划定分数线。学生要分更是绝无可能,试卷要接受随机抽查并扫描提交给独立精算师。
……
这种课堂让人仿佛穿越到了民国时期,那时优秀教材奇缺,教师授课多采用欧美名校教材,且课堂管理严格,在给分上也不轻易向学生“妥协”。但它却是实实在在的21世纪课堂。而要说起开设这种课堂的始末,还得追溯到上个世纪。
“文革”时期,我国国内保险业务全部停止,但涉及国外贸易,保险又是必备条款,如贸易中规定要有货物运输保险、航运保险等。1980年,中财大招收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国际保险专业本科生,为的就是解决国际贸易中的保险事宜。
1992年,全国保险业迅速发展,保险公司核心业务人员——精算师急缺。时任中财大保险系主任李继熊,确定了中财大精算系与英国精算师协会的国际合作方向,并于1993年开始招生。
中财大现行的英国精算师课程认证体系建设工作始于2013年,2015年获得技术系列(CT系列)8门课程的全部任免资格,2017年获得中高级课程《精算风险管理》(CA1)的免试认证,2018年再获北美精算师协会“卓越精算中心(CAE)”的认证,在多方面成为世界领先、亚洲唯一、中国大陆唯一。
在高校国际化概念尚不成熟的时候开始国际化进程,可谓“摸着石头过河”。“上世纪80年代的国际化主要体现在外语和国际相关法规方面。要用英文交流保险合同条款,对学生的英文和法律功底要求很高,特别是对英文的要求大大超过其他院校。”保险学院院长李晓林回忆。
如今的国际化更多体现在技术和管理的要求上。将先进的考试规范体系置入本科教学体系中推行,在严格化、精细化的管理上,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大学考试通常是讲到哪儿考到哪儿,对本科教学并没有严格限定。然而,经过英精认证的课程有严格的要求,除了前文所述,每学期所教的内容,大纲要求得非常详细,每学期的考题要覆盖85%的大纲,5年内覆盖全部大纲知识点。
相比当下,高校的教学监督都是由教务处“自家人监督自家人”。“我们更像是给自己找了一个独立的第三方,监督内容、课程管理、教学成果体现。”保险学院副院长周桦说。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就像当初成立“国际保险”被认为是一个很洋气的专业一样,如今申请国际认证的专业、课程体系,也代表着一种潮流。
尤其是随着我国加入《华盛顿协议》,一批高校工科专业通过了国际工程专业认证,按照国际认证标准,提高课程质量建设成为重中之重。怎么做到名副其实,也许真是一件会让人“头秃”的事。
并不是每个学科都“敢”申请国际认证课程。
申请有诸多步骤。申请认证的课程要一门门通过,从学院师资、学生培养方案、每门课程大纲到提交样卷,从宏观到微观需要提供全面的材料。组织、提交申请认证所需的材料,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
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需要协调学院整个课程体系的大工程。CT系列课程涉及数学、经济、保险,跨学科特征明显,甚至涉及与其他学院沟通、调配师资等问题。内部沟通成本高,曾导致国内一些知名财经院校对申请英精认证课望而却步。
一些高校愿意尝试,但申请下来后,实施又遇到问题。曾有一所财经院校因学校层面给予的自由度不够,无论学什么专业,都必须先修满学校优势学科的学分,导致培养方案中无法安排英精课。还有的高校虽申请通过,但执行中因教师的激励机制不足,在职称评定中重科研、轻教学,使得项目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要促成项目的申请通过并能持续地良性运转,学校和学院领导的战略眼光极为重要,‘未来能成事’的思想要一直保持不变。这是课改在中国土壤中能够坚持下去的必备条件之一。”郑苏晋说,前任院长郝演苏推动了项目申请,现任院长李晓林给予了充分的政策支持。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网络上把顽固、倔强的一类人,称为“头铁”。在郑苏晋眼中,“啃硬骨头”就需要“头铁”,这样才能把一件事干下去,“越聪明反而越不能成事”。
参与认证课程教学的教师们,最在乎的是学院声誉和学生前途,但当面临人人舍弃拿课题、发论文的时间与精力,付出3倍于普通课程的工作量时,也曾不止一次想打退堂鼓。但最后大家得出的结论是,“也许我们就是比较笨,也许我们就擅长做这个,总之就是需要有人愿意笃定付出”。抱着“咬着牙再做一两年”的心态继续下去,却发现其他财经院校已经退出,自己还在坚持,忽然又有了一点儿“自豪感”。
金课思路
毫无疑问,精算师是一个光鲜亮丽的职业。
截至2018年4月,全国精算从业人员3843人,准精算师1123名,精算师978名,其中持有英国精算师资格的67人、北美精算师资格的483人。
英国精算师考试15门,全部通过者才能取得英国精算师资格证书。在中财大,8门CT课程、1门CA1课程拥有考试豁免权,而这一门CA1课程又是该考试体系中最大的拦路虎。
这是促使学生一边“崩溃”,一边“玩命学”的内在动力之一。但是,为了考证而努力,从来都不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初衷,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育人目的?
一锅好饭,需要一个好厨子。
翻开数以千页计的A4纸开本的英精教材,扑面而来的发散性思维,让人觉得颇值玩味。
单说产品设计中配偶年龄差距特别大是一个风险点,学生有些不明就里;但书中先举一例,70岁老头和18岁姑娘结婚,他买了遗属年金,姑娘可以因配偶去世,领到一笔生存年金。学生马上一目了然。
“与过去的中国教材不同,英精教材不是直接从抽象的概念、定理讲起,而是从鲜活的例子开始,逐渐总结出概念。好教材的例子特别棒,通过例子就能明白好多道理,做一道题能顶好几道题。”保险学院副教授刘敬真、韦晓坦言,课后自己也爱阅读英精课教材。
这样的教材也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入更多思考。
郑苏晋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对于问题的回答,结果正确与否并不重要,但思考过程一定要有逻辑性。
“企业利润为零,是否白干?”当郑苏晋把这样一个问题抛向课堂,学生中引起了不小的骚动。大多数人觉得“是”,但很快有学生提出“不见得”,因为还涉及利益相关人员——利润为零仅是股东没有分红,但利益相关人员之一员工拿到了工资,企业还在为客户提供服务。
过去企业利润只关注股东利益,但从事精算不能只顾股东利益,郑苏晋在课上特意加入了职业道德的考虑,让学生在设计产品时,不仅为股东服务,还要替政府起到相关监督作用。“通过类似的训练,学生不会墨守成规得到标准答案,而是更在意得到结论的过程,从而培养批判性思维。”
上好这样的课程背后,也是教师的“狠心”付出。教材每两年一“小改”,八到十年一“大改”。教师想偷懒少备课或不备课,在英精课上根本不可能,这也督促教师不断学习。
英精新教材引入了更多计算机编程的内容,工作已二十多年的教授徐景峰暑假自学了R语言、VBA编程,因为在他看来,“要教好学生,教师自己首先要掌握”。
最新修改的教材中融入了大数据的概念,教师们集体“补课”,这也激发了他们思考一件事——精算是否可以处理不同类型数据下的图片、视频,处理之后拿它来干什么?
在行业、新教材的助推之下,也有教师想不透的问题,这时,他们就邀请学生一起思考,多方面碰撞使得思维越来越活跃。
把时间解放出来培养思考力
“不能把学生教成‘考证族’‘书呆子’,学生职业发展需求和学校人才培养应尽量结合,解放出来的时间要用在培养学生思考力,用在跟教师进行科研探索上。”这是中财大精算育人的一大原则。
本科生导师制为前沿思考与学生交流架设了一座桥梁。每年大创项目申请时,总有学生叩开教师们的办公室大门。
曾经对做科研一窍不通的中财大精算专业本科生刘熠伟,跟着廖朴研究了区块链和互联网保险产生的需求,这一项目获得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立项,结项时被评为优秀。和其他学生一样,刘熠伟从前并不注重文献。为做好项目,他阅读了大量文献。结束后,他最大的感慨是“文献一定要好好读”。
中财大精算专业本科生张皓楠一开始找到周桦,想做一个“丢卡乐”的小项目。周桦认为,要做就要做到互联网平台上,只有这样才能最低成本解决保险中的道德风险与逆选择问题,项目才具有创新意义。可是,由于答辩时表达不清,该项目连校级立项都没通过。张皓楠很沮丧,但周桦不断鼓励他“是金子总会发光”。最后,该项目前后在各类比赛中拿到7万元奖金,并在全国保险教育大会上展示。张皓楠硕士毕业后正式创业了。
每次想起这名学生,周桦就感慨:“本科生导师制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发现遗珠’,如果我们不鼓励他,这么好的项目可能就没有了。”
书本之外的国际化,也渗透在中财大人才培养中。
不久前,中财大精算专业研三学生张一骏和三名同学赴德参加第23届“保险:数学和经济学”国际年会,在这一精算界最高级别杂志组织的年会上,他们是仅有的硕士生,并作了发言。国外的博士生一般是导师出资或自费参加,而他们的费用则由学院掏腰包。
保险学院资助学生参加国际、国内会议的差旅费,并允许教师将参会的专项经费匀给学生使用,“因为参加会议会见到本领域最顶尖的学者,学生受到的刺激,不是课堂能给的”,经费资助只有一个条件——学生必须在会上发言。
对于这次参会,张一骏深有感慨:“见多识广后才会不胆怯。”
这句话同样印证在中财大精算专业研二学生潘雪身上。潘雪本科毕业前成功申请了英国肯特大学研究生,其精算专业素以与业界结合紧密见长,但对比再三,她还是选择中财大。“一年时间太短,还是在中财大学得更扎实。”
有本科学机械、研究生学精算的校友感叹,经过研究生三年的历练后完全可以独当一面,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行业领导力,在用人单位短则半月、长则一月可迅速上手。
也有校友认为,精算改变了自己的一生。他们积极促成奖学金捐赠,用于支付学弟、学妹加入英国精算师协会的会员费和课程认证费;购买昂贵的电子版教材,供学弟、学妹使用。
9月底的一个下午,某产险高管、99级校友戴曙燕特意从深圳飞来,给学弟、学妹们上了“开学第一课”。每年“开学第一课”的头四讲都是由校友讲授。只是他们已不再需要学院报销差旅费,而是用自己的人生财富为后来者“搭桥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