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资源 >> 教育时文 >> 正文
2024-18-向上•2020中国教育发展观察

发布者: 责任编辑:教师教育02 发布时间:2024-04-29 14:50:31

向上•2020中国教育发展观察(一)

在不平凡的年度 审视教育变革

  如果用四个字来形容即将过去的2020年,恐怕没有比“极不平凡”更为合适的了。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所有人的生活,时至今日,国外疫情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国内仍有零星新增病例,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到2020年底,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的千年夙愿,更也是党和政府的庄严承诺,是一个必须完成的任务。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守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一场严峻的考验,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下,还要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殊为不易。2020年,对于国家和民族是大考,对于教育系统来说同样是一场大考。这场大考是组织50多万所学校、2亿多在校生、1700多万名专任教师,在抗击疫情和“停课不停学、不停教”两条战线上奋战,是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这一重大政治任务,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而“90后”“00后”,被视为“娇滴滴”的一代,在凶险的疫情面前同样面临考验。

  这场大考是对教育治理能力、教育信息化建设成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成效、发展公平而有质量教育成果的全方位检验……

  面对危机,我国以最快的速度控制住了疫情,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教育系统也坚守住了阵地,经受住了考验。我们坚决把疫情挡在校园之外,支撑起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在线教育,为抗击疫情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完成了义务教育有保障任务,基本解决了控辍保学问题,为根治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作出了突出贡献;在疫情防控中,青年一代冲锋陷阵,用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的行动证明了自己是值得信赖、可堪重任的一代,是民族的希望与未来。

  有人认为,2020年可能是世界格局分水岭的一年。就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深远影响而论,我们确实是回不到2020年以前了。重要的是,放眼未来,我们其实也不需要回到过去。

  向前看,我们已经告别了绝对贫困,教育扶贫的主要任务也将发生根本改变,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侧重保证入学机会到满足高质量教育需求;疫情期间,在线教育异军突起,充分展现了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无可比拟的优势,它所触动的不仅是教育形式的变革,更催生出强烈的教育理念变革需求,在线教育背景下,自主学习能力和意识的价值更为凸显,也就更迫切要求教师完成从知识传递者向学习支持者的角色转变;在疫情防控斗争这一社会大实践中,青年一代经受了考验,也接受了思想的洗礼和深刻的国情教育。疫情防控历程本身就是一堂社会大课,疫情防控中铸就的伟大抗疫精神更是最厚重、最鲜活的思政课教材。这也进一步启示我们,社会是一个大课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更加重视社会大课堂的作用,从学校小课堂向社会大课堂转变,让青少年在广阔的社会实践中,提高本领、强化责任担当,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可在危机中育新机,能于变局中开新局,站在2020年这个极不平凡的年度,面对惊心动魄的这一年,面对这一年教育所经历的重大挑战,审视教育变革,我们的内心愈发笃定,我们的行动愈发坚定。

抗疫精神

最厚重的思政课教材

武汉大学教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 骆郁廷

关键事件

  2020年,我们遭遇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经受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付出巨大努力,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我们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青年一代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希望!波澜壮阔的抗疫历程、全国人民同心铸就的伟大抗疫精神,成为最厚重、最鲜活的思政教材。

青少年在疫情防控斗争中受到了洗礼

  青少年在疫情防控期间经历了由担心、恐慌、观望、议论到思考、参与的心路历程,在这个过程中思想认识不断深化和升华。

  一是增强了政治认同,在全球抗疫背景下的国际比较中加深了对党和国家、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增强了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民族归属感。

  二是增强了价值认同,中央一开始就明确提出要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深刻体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观念。在这一核心价值观念的动员、引导和凝聚之下,形成了抗疫的强大凝聚力,汇聚全国人民的力量,青少年在这个过程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认同更加深刻了。

  三是增强了生命认同,青少年更加感觉到要珍惜生命,不仅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担起责任珍惜他人的生命。

  四是增强了科学认同,我们始终坚持科学抗疫,遵循疫情防控的规律,根据科学家们的建议作出科学决策,制定科学方法。

青少年经历了锻炼、经受住了考验

  疫情防控对青少年是一次极大的锻炼和考验,抗疫斗争是一本最生动的教科书,是最有效的社会大课堂。疫情防控中,广大青少年经历了锻炼、经受住了考验。参加抗疫的医护人员中有近一半是“90后”“00后”,年轻人成为最美“逆行者”和抗疫主力军,青年志愿者、青年大学生成为抗疫的生力军,大家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投入到疫情防控中,为疫情防控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年轻的医护人员、志愿者们,一开始也有心理恐慌,但是一旦上了战场就忘记了害怕,他们在实战中锻炼了勇气,增强了社会责任感,这就是时势造英雄,实践育人才。

  事实证明,他们是不怕危险、不怕艰苦、不怕牺牲的一代,是值得信赖、可堪大任的一代,也说明了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更比一代强。

将抗疫精神融入到立德树人的全过程

  抗疫斗争本身就是一场最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要充分发掘、利用鲜活的资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它比其他教育更具针对性、现实性和感染力、说服力。抗疫实践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我们坚持生命至上,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让大家看到了我们的国家是人民的国家,国与家不可分离,这对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主人翁的责任感、自豪感很重要。

  抗疫斗争还深刻诠释了爱国与奋斗的本质联系。爱国必须奋斗,奋斗是最好的爱国,大家投入到抗击疫情的斗争中,是最好的爱国,这种爱国主义情怀有助于推动青年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维护人民生命安全的行动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中。

  弘扬抗疫精神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课题和重大任务,要以多种方式开展抗疫精神教育,融抗疫精神教育于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全方位拓展教育的空间、渠道、载体,实现抗疫精神教育的全覆盖,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具体来说要突出四个重点,在国际比较中增强青少年的政治认同,通过全球疫情防控这一独一无二的鲜活教材,分析同一场疫情,不同的思路、对策和不同的效果,揭示其背后深层次的制度、文化原因,加深对党和国家的认同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

  在灵魂叩问中强化价值认同,疫情防控中是当消极的看客还是积极的参与者,每个人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通过叩问我们是怎么做的、做得怎样、做得对不对,应该坚持什么样的价值追求等澄清价值认识,认清应该坚持的价值追求。

  要在共情体验中增强情感认同,把参加疫情防控的心路历程、感受体验上升为情感共鸣,加深情感认同,汇聚和形成对党和国家、对全国人民、对各种英雄模范人物共同抗击疫情、挽救生命的深深感恩之情。

要在抗疫实践中强化责任认同,结合抗疫实践中的生动案例,引导青少年不当旁观者、议论者,当参与者、担当者,在新时代自觉承担新使命,作出新贡献。

在线教育

从配角成长为重要支柱

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 宋萑

关键事件

  一场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本应于春节后开学的春季学期不得不按下“暂停键”,为了保障全国两亿多学生安心居家学习,从教育部到地方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从硬件平台建设到优质课程资源供给,教育系统打响了一场“停课不停学、不停教”的战斗,开始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在线教育实践。

  实践证明,中国教育顶住了巨大压力,不但交出了一份较为满意的答卷,还化危为机,通过在线教育理念的“启蒙”运动,促使全社会达成了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的空前共识,为中国教育的深层次、系统性变革埋下了伏笔。

在线教育展现出无可比拟的优势

  疫情之前,在线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支持、辅助的地位。

  疫情期间,线下教育几乎停滞了,在线教育发挥了替代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明,在线教育能够在特殊时间点完成教育工作,充分展现了其不可替代的价值。

  大规模开展线上教学的过程中,泛在学习的价值得到进一步认可,即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点学习任何内容。大家对新技术带来的教育理念有切身的体验,真正理解到它意味着什么。未来,泛在学习的价值将愈加彰显。

  我们充分认识到学习者的主体价值。广大教师不仅对在线教育,对教育的本质认识也得到了深化。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育人而不是教书,教书要为育人服务,为学生学习提供支撑。传统的教育以传递知识为中心,在线上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充分感受到不能把线下课堂搬到线上去,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识。

  我们也充分认识到在线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放教师,让教师去做更多创新性、创造性,辐射到育人方面的工作,可以把知识传递的工作交给在线教育或者资源平台,在线教育有望成为撬动教师教育行为改变以及教育改革的撬点。

  同时,我们更充分意识到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教育不只是学校的责任,一定是学校、家庭、政府、社会的共同责任。特别是在在线教育中,家长发挥作用,才能达到好的学习成效。

抓住育人改革的契机,实现教育理念的变革

  疫情期间的在线教育实践,在取得重要成果的同时,也暴露出了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重硬件轻软件配套,二是重培训轻实践转化,三是重技术轻理念创新,四是重平台轻资源更新整合,五是重经验轻研究、证据。

  解决这些问题,要抓住育人改革的契机,实现教育理念的变革。一直以来,我们更多把教育当作传递知识的过程,推进在线教育的时候也更重视平台建设,更为重视知识传递功能的发挥,但这只是在线教育的一部分。在线教育要充分体现育人目标,就需要教师投身到对学习者的理解,需要与学生进行深度交往。教师要从知识的传递者向支持学习者全面发展的角色转变。未来在线教育政策引导、资源平台建设都需要往这方面努力。

  要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在职前培养方面,要用新技术新方法武装师范生,加强在线教育教学方法、技术融入教育等方面的课程,同时要加强教师教育者队伍建设;职后培训方面,要更加重视教师数字素养的培训,而且要提高相关培训的实际效果,注重于支持教师在实践中运用新技术新方法。

  要重视在线教育研究的产出,必须开展一系列针对在线教育的研究,总结在线教育的规律,系统地探究在线教育教学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为教师更加专业化地工作提供科学支撑。

在线教育一定会是发展的、上升的态势

  随着教育教学秩序的恢复,在线教育会退潮,但这是短暂地调整,疫情中我们的平台、技术都经受了洗礼,教师也在实践中成长了。未来,在线教育将获得国家政策层面的更多支持,将全面融入教育体系。经过短暂的退潮之后,在线教育一定是发展的、上升的态势,将成为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柱之一。

  当然,我们的教育理念必须升级,要实现从物到人、从教书到育人、从知识传递到真正支持学生学习成长的转变。要重视人的更新,重视让技术融入教育、服务教育,让在线教育和线下教育共同支撑起我们的高质量教育体系。

总而言之,对于疫情给在线教育带来的影响,我会用八个字来总结:危中有机、理念转型。

教育扶贫

满足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秦玉友

关键事件

  经过八年的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

  聚焦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重大政治任务,我们采取有效措施,强力推进控辍保学工作。截至2019年底,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4.8%,截至2020年11月30日,全国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由台账建立之初的约60万人降至831人,其中20万建档立卡辍学学生实现动态清零。

顺利实现了义务教育有保障目标

  扶贫先扶智,提高人的素质,一直是教育扶贫的目的。党的十九大提出“扶志、扶智相结合”,教育扶贫的主要目标更加清晰。解决贫困家庭适龄儿童有学上的问题,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的素质,发展教育脱贫一批,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是教育扶贫的主要目标。

  过去几年,我们极大改善了贫困地区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消除了超大班额问题,极大地降低了辍学率,顺利实现了义务教育有保障目标。

  实施“两免一补”,对所有的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生活补助,实行营养改善计划,覆盖到所有的国贫县,建立了从学前到研究生阶段覆盖所有学段的学生资助体系,解决了不让学生因贫失学的问题。

  解决了贫困地区教师短缺问题。《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等农村教师支持政策的实施,拓展了乡村教师补充渠道、提高了乡村教师生活待遇,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学校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提高了农村教育质量。

  从社会意义来讲,义务教育有保障目标的实现,新增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有利于从根本上降低贫困的发生率。

教育扶贫要实现三个转向

  全社会都要认识到,教育的主要矛盾、教育发展的主导性任务发生了改变,教育扶贫的任务也是如此,贫困地区对教育也有了新诉求,人们需要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教育扶贫要进一步满足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进入新的阶段,教育扶贫要实现三个趋势转向。

  教育扶贫的任务要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从简单的保障教育机会,到提供有质量的教育公共服务。

  教育投入要由侧重投向基础设施,到更注重投向人的转变,除保持“物”的投资水平外,我们要看教育中具有能动性的“人”对教育质量的决定作用,加强对师资的投入力度。

  教育评价要从侧重结果评价向更注重增值评价转变,要推动教育评价实现从肯定教育结果向肯定学校的教育努力和对学生素质提高的实际贡献转变。通过最大程度挖掘贫困地区儿童的发展潜力,增加贫困地区儿童发展上的获得感、成长感,激发他们改变贫困的愿望,从而实现扶志与扶智的有机统一,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精准施策提高教育扶贫效果

  在未来教育扶贫过程中,首先必须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一个学校的教育质量取决于这个学校教师的质量,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应该成为教育扶贫的最重要任务。教育投入要拿出更大的比例,用于改善教师待遇,用于教师培训、素养能力提升,用于激励和鼓励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增强农村教师编制的合理性,不断优化农村教师结构,持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加快提升农村教师信息素养,以师资队伍的建设更好支持农村教育高质量发展。

  要加强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明确农村学校建设标准,明确农村学校建设时间表、任务书,进一步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要尊重农村教育特征,挖掘农村自身优势。农村教育资源配置政策要充分考虑农村学校规模小、规模效益小的事实。同时,要看到,班级规模小也是农村学校的教育优势,要充分利用班级规模小的教育优势,开展小班化教学、个体化教学,不断提高教育的个体化关注。

  要大力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不断优化农村学校布局,保障儿童就近入学,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有效避免学生因教育发展不均衡而择校,从而增加家庭经济负担。要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塑造支持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学校文化。

  随着绝对贫困的消除,贫困人口的减少,对教育精准扶贫的要求更高。要提高扶贫对象精准度,找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群。要实现形式的精准,要让教育扶贫资金真正用在学生上、用在教育上。

向上•2020中国教育发展观察(二)

擘画壮丽蓝图 教育阔步前行

2020,注定是不平凡的年份。

所谓不平凡,不只是每个人的生活日常因疫情而发生改变,还在于作为“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中国教育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中迎难而上,并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教育改革亦持续走向深入,重磅文件接连推出,未来蓝图愈加清晰,新时代教育昂首迎来“十四五”的壮丽开局。

指向未来的蓝图,在宏观架构上更加科学,在微观落实上更为细致,为中国教育现代化铺就前路,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如果说《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是牵动新时代教育发展的一条引线,那么《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等三个文件,则是为新时代教育提供了深耕厚植的坚实抓手。

不得不承认,四张蓝图彰显着破与立的决心,体现出旧向新的过渡,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划时代作用,瞄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为提升全民受教育程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路径与方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的历史背景之下,擘画了未来5年乃至15年教育之蓝图。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顺应时代发展与育人要求,旨在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五唯”顽瘴痼疾,构建了富有时代特征、彰显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这一重磅文件,引导教育回归本源,从根本上回答为什么办教育、什么是人民

满意的教育,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则聚焦培育时代新人,深刻分析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本质内涵、价值目标以及独特的育人功能,提出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施策略,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培养其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在接受锻炼、磨炼意志中实现人生蜕变,更好成长成才。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进一步凸显了体育、美育的价值功能,进一步完善了体育、美育的系统设计,进一步拓展了体育、美育的实施路径,致力于让每一名学生心中有爱,身体健康,朝气蓬勃,志存高远。

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时代赋予教育的重要使命,是教育的责任担当。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也是教育底蕴和教育实力的较量。唯有在瑰丽蓝图的引领之下,才能步履坚定地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教育才能更好担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之历史重任,培育不负青春韶华、不负时代重托的一代新人。

向前看,未来中国教育的轮廓清晰可见,实施路径一目了然,接下来需要每一位教育人全力以赴,扎实落实,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勠力同心书写教育事业的历史新篇。

评价改革

坚定立德树人教育使命

关键事件

2020年10月,《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印发,标志着以评价促改革的高质量教育发展机制已经开启,且已然上升为国家意志,具有里程碑意义。方案是新时代教育评价理念的政策化集成,是各级政府发展教育、学校办学、教师育人、学生发展和社会用人的行动指南,是新时代教育的又一鲜亮标识,也折射着教育未来发展的新风向。

新时代教育的中国坐标。教育评价逐渐从理论研究走进教育政策,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其发展基本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一直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发展,根据不同时期面临的主要问题作出重大政策调整。这期间,每一次重大改革都强调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强调结合国情,但坚持中国特色、立足时代、扎根中国办教育的发展导向,从未像今天这样响亮而鲜明过。其根本原因在于,党中央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和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布局教育事业,单是教育投入一项就足以体现这点。自1985年提出“两个增长”、1993年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4%以来,直到2012年真正实现,并从该年起已连续8年保持在4%以上。投入的保障加速了教育的内涵发展,今天的中国已是名副其实的教育大国。至此,未来的中国教育发展之路是什么,方向在哪里,愈加清晰。评价方案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紧紧抓在手上,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强调师德师风和教育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这些都为新时代教育定下了中国坐标。

教育评价改革的全维性。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教育,似乎还未关注到教育评价问题,90年代以来直到本世纪初的十几年,教育评价逐渐进入政策视野,但这期间的标志性重大文件,对评价问题或有设想但缺乏具体措施,或主要聚焦于考试招生改革。此次从国家层面专门就教育评价改革印发文件,凸显了评价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方案将评价改革系统化为党委和政府、学校、教师、学生和机关企事业用人单位等五个维度,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克服短视行为、功利化倾向,要求学校坚决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素质等片面办学行为,要求教师克服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等现象,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带头扭转“唯名校”“唯学历”用人导向。五个维度是教育评价改革的五个责任主体,同时列出体现了教育评价改革的全维性。

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教育评价改革方案致力扭转不科学的评价导向,提出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提高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其中多有创新。例如,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既评估最终结果,又考核努力程度及进步发展;对幼儿园教师评价强调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和全面发展的能力,对中小学教师创造性地提出了教学述评制度,对双师型教师强调实践技能水平和专业教学能力,对高等学校教师评价提出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探索长周期评价。对学生,则强调坚决改变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做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评价改革导向有制度深化、时代创新,也有价值回归,其鲜明的评价导向将有效克服“五唯”顽瘴痼疾,形成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

高质量教育的标准保障体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它要求各级各类教育、教育发展的各资源要素、各领域内容、各教育环节都必须追求高质量,这就必须建立质量标准。教育评价改革方案提出加快完善各级各类学校评价标准,包括幼儿园保教质量、义务教育学校和普通高中办学质量等,探索建立应用型本科评价标准,健全双师型教师认定、聘用、考核等评价标准,严格学业标准。结合《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及其相关文件的描述,学校美育工作基本标准、多样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等一系列标准文件将陆续制定,由此形成新时代高质量教育的标准保障体系,奠基教育未来发展的时代特征、中国特色和世界水平。

劳动教育

培育知行合一的时代新人

关键事件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站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高度,立足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立足新发展阶段对教育的新要求,颁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把劳动教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作出全新部署和顶层设计,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风向标意义。

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看,加强劳动教育,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旺发达,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既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价值追求,也凸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为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明确提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通过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从社会和民族发展的角度看,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之重要诉求。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反复强调,劳动在整个人类社会和历史发展中处于关键性地位,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创造人本身,劳动是人类的本质特征和存在方式。进入新时代,必须认清并发挥劳动教育的独特育人价值;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必须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意见》围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着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广大学生对劳动人民的感情,进而报效国家,奉献社会。

从家庭和学生发展的角度看,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是家庭和谐和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针对一些青少年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意见》强调“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力量。家庭劳动教育要日常化,学校劳动教育要规范化,社会劳动教育要多样化”。为此,家庭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要树立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家长要通过日常生活的言传身教,注重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让孩子养成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通过劳动教育,建立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协同机制,使孩子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从完善教育治理体系的角度看,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随着2020年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创新体制机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知行合一?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具有鲜明的思想性、突出的社会性和显著的实践性。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作为《意见》的配套文件,对劳动教育提出了具体落实方案,不仅明确了劳动教育的目标框架和价值定位,而且明确了劳动教育的具体实施途径和关键环节。有了实施路线图,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之目标,必将指日可待。

学校体育

扎实贯彻健康第一理念

中国教科院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研究所所长 吴键

关键事件

2020年8月以来,《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的发布,凸显着国家层面进一步推进学校体育改革发展、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坚强决心。学校体育不仅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更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的重要工作。历史告诉我们,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复兴,不仅需要源源不断的创新智慧支撑,也需要身心健康的人力资源支撑。

近十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国学校体育改革持续深入,制度设计不断优化,平均每年增配约2万名体育教师,师资配备状况整体改善;保障条件全面提升,资源配置持续优化;小学、初中、高中体育运动场馆面积平均达标率超过90%,体育器械配备平均达标率接近95%;基础教育阶段体育课开齐开足率超过70%,逐步构建了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与调研、学校体育年度报告、学校体育督导评估、学校体育质量监测以及体育综合评价办法的评价制度体系。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的发布正当其时,其聚焦当前学校体育存在的问题,着力推进学校体育事业发展,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为我们指明了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方向与路径,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明确了学校体育总体发展目标。其中包括,到2022年,体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育人成效显著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和综合素养明显提升;到2035年,多样化、现代化、高质量的学校体育体系基本形成。为了保证目标的达成,还从顶层设计角度提出三个引领性的重要改革举措。一是提升了学校体育的站位,前所未有地从提高文化软实力的角度明确了学校体育的重要价值和使命。二是从组织领导的角度强化了政府责任,从法规建设的角度作出了制度保障,要求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学校体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本地区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谋划。同时,要求完善学校体育法律制度,研究修订《学校体育工作条例》,鼓励地方出台学校体育法规制度。三是从调整指挥棒的角度,直接明确了体育考核、考试的改革方向,将体育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积极推进高校在招生测试中增设体育项目。

为了解决学校体育难点、痛点问题,对关键环节精准施策。为保证体育课开齐开足,提出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将体育课程纳入研究生教育公共课程体系;为提高教学效果,提出要围绕教会、勤练、常赛要求,促进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为补齐短板,配齐配强体育教师,提出要在大中小学校设立专(兼)职教练员岗位,建立聘用优秀退役运动员为体育教师或教练员制度;为解决体育场地设施不足问题,提出统筹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学校和公共体育场馆互促共进机制;为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出要把体育工作及其效果纳入高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和“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为保证优秀体育人才的培养,提出要建立大中小学一体化和国家、省、市、县四级学校体育竞赛和人才选拔制度,深化体教融合;为防范学校体育运动伤害和意外事故风险,解决学校后顾之忧,提出要建立安全风险管理机制。

透过《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等系列重要文件的颁布实施,可以听见新时代学校体育改革的号角已然全面吹响。随着配套文件和具体改革措施的落实,学校体育必将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学校美育

全面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唐汉卫

关键事件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美育经历了重启、发展、改革和体系化建设几个阶段,进入新时代,学校美育又面临新的历史机遇。2020年10月,《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的印发,描绘了未来15年我国学校美育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和宏伟蓝图。和以往的政策相比较,其站位更高、系统性更强、保障力度更大,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推动学校美育升级转型的意志和决心。

进一步深化了对学校美育的认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丰富了美育的内涵,深化了对学校美育功能和地位的认识。一是美育不仅仅是艺术审美教育,更不只限于艺术技能教育,还是心灵教育、想象力和创新意识的教育,从而超越了狭隘化的美育观,走向了融合或综合的大美育观。二是对美育功能的认识上有所拓展,在注重个体精神享用和发展功能的同时,关注美育的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功能,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和增强文化自信。三是进一步提升了美育的地位。改革开放后,有关教育方针的表述中曾一度不提美育,把美育视为德育的组成部分或有效路径,而今学校美育被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标志着学校美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并有了更明确的方向性要求。

构建了更为系统的学校美育体系。意见》系统构建了适合新时代特征和要求的学校美育体系,提出了学校美育发展史上迄今为止最为清晰详尽的顶层设计和整体架构,明晰了新时代深化美育改革的方向、方案、方式、方法,明确了未来3年和未来15年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同时,在学校美育工作内容上做到了全覆盖,并体现出融合、整合、衔接和一体化设计的思想,从课程、教材、教学、实践活动、评价改革、学科建设、教师、硬件设施、社会资源、薄弱学校帮扶、社会公益等多个方面全方位论述了如何改进美育工作。《意见》也系统提出了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措施与方法,为未来学校美育开展提供了从宏观到微观、从理念到实践的观念指引和操作指南。

加大了学校美育改革的保障力度。意见》的保障力度空前。一是颁布的规格最高。二是《意见》中提出了一些加强学校美育的刚性要求。例如,明确指出要严格落实学校美育课程开设刚性要求,提出了推进中小学美育评价改革的具体措施,规定义务教育阶段要帮助学生掌握1至2项艺术特长,高等学校学生修满公共艺术课程2个学分方能毕业,在教学成果奖等评选表彰中美育教师要占有一定比例等。三是组织保障的力度空前。首次要求地方党委和政府把学校美育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建立学校美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重视法治保障,首次提出鼓励地方出台学校美育法规制度。首次提出对政策落实不到位、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合格率持续下降的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负责人,依法依规予以问责。

回顾中国教育发展历程,《意见》既凝聚了人们关于学校美育发展的共识,又开拓性地提出了新时代的美育发展观,做到了方向性、前沿性、学理性和操作性的统一。面向未来,《意见》必将成为我国学校美育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0年12月30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