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51-让学生为“未来”而学
发布者:
责任编辑:教师教育02
发布时间:2023-12-18 21:11:37
面对新课程新教材,无锡市普通高中转变学生“学”的方式、创新评价方式、拓展课堂边界,全面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让学生为“未来”而学。
“如果在浅色桦尺蛾(基因型ss)群体中偶然出现一只黑色的个体(基因型Ss),你能根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判断出这个黑色桦尺蛾存活几率大吗?”日前,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刘月霞率专家组,调研无锡示范区建设,这是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作为“双新”示范校接受听课调研的现场。课堂上,该校生物教师方琳通过设置生活情境、问题引领、合作探究的方法,并借助信息技术辅助展示学生思考、推演的过程与结果,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专家们对省锡中的课堂教学给予充分肯定:“创造性地落实新课程新教材,在课堂上立德树人,在课堂上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在无锡,这样的教学方式已成为常态。
如何把新课标提出的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到课程及教学中去,如何适应新高考改革内容考查从知识向能力和素养的转变,是当前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在反思传统课堂的基础上,无锡市青山高级中学深入研究新形势下教育教学活动的特点,该校把以“少教多学,讲练结合”“小组合作探究”为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作为深化课改的方向,推行“以导学案为基础的小组合作”课堂学习模式,通过问题式的科学设计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使课堂教学更加契合学生学习需要,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在开车的时候如何保持安全距离?建立模型,确定车速与停车距离的函数关系式;根据模型和计算,提出你对行车安全的相关建议;请每个小组完成本课题的结题报告……”这是江苏省锡东高级中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叶琳的一节数学课。在叶琳看来,教师落实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学生才能实现从传统的背诵记忆、刷题向项目探究、创意设计、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转变。
近20年来,锡东高中坚持在课程中融入“创造发明”及“研究性学习”的探索精神,这种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课堂,与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教育引导方向高度一致。经过分析研究,该校还进一步提出“创中学”改革思路,即以真实问题为情境的任务式、项目化学习,学生通过创意构想、方案设计、创造实践等方式进行学习。“‘创中学’不是为创新而创新,目标不是培养科学家,而是为寻求问题解决之道而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力、创新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校副校长陈平说。
新高考方案明确提出要“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形成多元录取的招生模式”。在创新评价方式上,无锡市第三高级中学建立了学生数据采集中心,通过实验设计,问卷调查,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收集资料和数据,统计学生任务达成情况等,为每个学生生成具有参考性的评价“清单”,实现“互联网+”评价方式。
针对评价方式改革,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还专门举办全市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项目推进会,并邀请来自高校、知名高中学校的专家“传经送宝”。活动现场,有的高校招生专家现场进行政策解读,帮助与会高中建立起对高考多元升学途径的全面认知;有的专家开展专题讲座——《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设计理念及案例分享》等,帮助高中校树立新课程意识。
“实施新课程新教材还决定了教学不能仅仅停留于课堂,应打破时空局限,拓展课堂边界和学习资源边界,构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生态。”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陈江辉说。
如锡东高中将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功能教室和学科实验室在课余时间全数对学生开放;定期举办的创客嘉年华、创意TED、创意作品展、课本剧等各类才艺表演,让校园充满浓厚的创新、创意文化氛围,学生浸润于这样的环境中,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无形中得到了提升。
如省锡中的胡氏三杰自然科学实验中心与国内15所高校签约建设各类高规格实验室,学生可运用生物医学、组织培养、发酵、新能源、环境监测、分子与细胞等由多学科知识支撑的项目实验平台进行自主实验研究。基于云平台,该校学生还可以在同一个班级内,获得不同的课程、不同的教师辅导、不同的作业布置和课后辅导,实现虚拟走班。
“作为全国示范区,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改变课程实施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课程实施、学生评价、教学研究等方面积极探索、改革,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课堂成为学习真实发生的地方,让学生在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过程中收获更大、发展更好。”无锡市教育局局长范良说。
作者:许妍、蔡锦山 来源:《江苏教育报》202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