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管理者培训课程”心得体会
发布者:罗天琦
责任编辑:教师教育02
发布时间:2022-05-26 08:57:20
为期三天的培训,有十位学术顶尖的专家分享了新课程新教材政策,信息丰富,围绕政策、意识形态、爱国主义、新课程新教材实施中的教研策略研究、师资培育、实践推进等进行了深入的讲解。在学科教学教研室的组织下,我们完成了此次培训,深受启发。
比如5月19日上午,在“课堂转型:为学习而设计,促进学生参与意义建构”的讲座中,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任学宝主任以问题引导,通过提出课堂转型如何坚持教育信念、如何转变思维方式、如何改进教学行为、如何强化教研行为四个方面的问题,围绕思维课堂的建构,单元教学的优化,校本教研的强化等,深入系统地讲解了教育教学转型思维、课堂校本教研等。其中,“素养”目标的转化、“思维表现”与学科实践、"学科大概念” “跨学科学习与教学”这些关键词也是我们正在开展的教研的主题词。联想到个人指导的已结题和在研的大学生国家级创新项目,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研究“STEAM”理念和核心素养融合的必要性。

罗天琦老师正在观看学习新课程新教材政策直播
5月19日下午,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解读与实施要求”的讲座中,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刘月霞主任围绕高中教育改革的背景、高中教育改革的方向和重点、课程改革的推进方向,特别是对课程改革中的难点:如课程建设、选课走班、教学改革、综合素质评价、课程领导力等进行了系统、全面、深入、权威的解读,对我们启发很大。
5月20日上午,在“学生生涯规划指导的策略与实践” 讲座中,全国模范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赵世俊让我们懂得了生涯教育是着眼于学生毕生发展与人生幸福的教育活动。教育需要尽可能地帮助学生开发自己的生命潜能,实现生命价值,获得管理人生、实现人生理想的能力。生涯教育在这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手段,不仅能开阔学生的人生视野,也能促使学生深入探讨和研究、完善自己的心理品质,使自己具备未来社会所必要的身心素质和能力。生涯教育的开展是对教育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的一种尊重和深度的实践。我个人也在学习相关理论,通过讲座,更强化、细化、深化了个人学习。
此外,培训中倡导“跨学科学习与教学” 研究,正是我校学科教学法教研室成立的初衷之一,也是高师院校的引领体现。这让我们更坚定了加强团队建设、合作教研、服务地方的决心。
通过学习,我感受到了他们深厚的教育情怀及对高中课程新课程实施深入的思考。他们的讲座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性,又有实践性和操作性,为我们高校教师培养师范生、指导新高考背景下的新课程实施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做法。
作为高校学科教学法教师,理应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培根铸魂、立德树人,结合地区基础教育实际情况,深入理解内化培训内容,学有所悟、学有所思,扎实稳妥地进行新课程新教材教研,及时调整师范生职前培养的思路和方法,更精准地服务地方基础教育,确保新课程新教材的平稳实施、高质量推进。
2022.05.23